115.理科综合_大唐第一酒肉和尚
笔趣阁 > 大唐第一酒肉和尚 > 115.理科综合
字体:      护眼 关灯

115.理科综合

  李承乾对于爆米花这种零食并没有很喜欢,随便吃了几口觉得味道还行,比较新奇,就提醒玄萌别忘记再弄点给李泰和李治以及李丽质他们送过去。

  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这位大哥总是不会忘记他的弟弟妹妹们。

  玄萌捧着自己那一碗爆米花,露出了不舍的表情,“能不能下次再给青雀他们啊,浣娘本来就没带多少玉米过来,她的须弥空间不算大,多了也带不过来。除了这些,其他我打算做种的。”

  “毕竟第一次种玉米,我还不确定一定能种活呢,这次肯定要有不少种子,尝试用不同的方式种植培养,看看哪种的产粮会大一些呢。”玄萌叹了口气,这么一想,这种子还未必够啊。

  某人仿佛已经忘记了,他是怎么把还不一定够的玉米给做成爆米花的。

  “这要种”爆米花这种偏向零食而不是主食的口感,让李承乾到现在才从玄萌的话语中意识到,这是一个玄萌的打算去认真种植的东西。“此物需要在什么土壤里种植气候如何多久产粮一亩多少石”

  对不起

  玄萌就是一个一问三不知的。

  玄萌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产量应该挺大的。具体要怎么种植,多少产量,这谁记得啊。

  要是早知道会穿越,玄萌一定守着tv7好好看看那军事、农业频道,多给自己整点有用的知识储备。

  而如今,这不是没有早知道这回事儿么。

  玄萌就隐约记得,清朝初期的人口大爆炸,是因为引入了玉米土豆红薯这一类的粮食作物。直接让当时只有一个亿出头的人口,没过多久就变成了三个多亿,翻了一倍多。

  记得这个,还是因为曾经的历史老师拿这件事情开过玩笑,说是正式因为有了这些主食农作物的出现,清朝开放了八胎政策,正所谓是有地瓜,勇敢爱。

  就是因为这一个玩笑,外加无数本穿越小说曾经提到过的这些农作物产量极高,所以玄萌才会去让自己给自己改名成浣娘的小浣熊去寻找这些植物的种子。

  但是具体产量极高是有多高呢

  伟大的领袖说的好,实践出真知嘛。

  想要知道这些农作物在没有化学肥料的初唐,能够有多少产量,只有真的种了才知道。

  玄萌的脑袋被李承乾拍了又拍。

  这玉米如此难得,要不是有小浣熊这个机缘,是肯定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来到这片土地上的。然而玄萌就直接把这玉米做成了爆米花

  玄萌咳嗽了两声,有点不好意思地指了指厨房,“其实我还煮了两根玉米,你要不要来一根”

  李承乾:

  最终这两根已经被煮了的玉米,还是被吃掉了。

  只不过玄萌只吃到了半根,另外半根被李承乾吃了。

  李承乾从水里用勺子把玉米捞起来以后,也不等玉米冷下去,就直接徒手掰断了其中一根玉米,给了半根给玄萌,另外半根他细细品尝了起来。

  初唐的主要的粮食从收获到能吃,还要经过脱壳和研磨,根据研磨的不同等级还分粗粮和细粮。想要做成能入嘴的食物,还要把面食弄成型,这种主食加工方式真的是费事费力。

  唐朝的菜谱上,主食基本上都是各种各样的烤饼,而玉米不同,这么大块粮食,居然煮一煮就能吃了这也太神奇了吧

  李承乾嘴里啃着玉米,感觉到了一股清甜,“这玉米除了水煮和爆米花,还有什么吃的方式没有”

  玄萌此时还在品味玉米呢,总感觉这玉米的口感没有一千年后的好,而且一根玉米棒子上的玉米粒感觉也没有未来的多,这大概是因为玉米这种农作物还没完全驯化好吧。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让玉米的品质和口感都得到提升,这其中牵扯到的生物学、基因学、杂交等等,就足够让玄萌编出一本大唐生物教材了。

  唔,玄萌啃着玉米,在心里嘀咕,杂交杂交,难道他要成为大唐第一的杂交之父

  李承乾问了个问题,等了一会儿玄萌没有回答,才发现玄小萌同学的思维不知道飘那儿去了,啃着玉米的嘴都停了下来。

  李承乾直接用啃了一半的半根玉米敲了敲玄萌的脑袋,“小法师,这玉米可还有别的食用方式”

  玄萌回过神来,“当然有啊玉米可以磨成面啊,玉米面也很好吃啊,玉米还可以做汤还可以炒菜都行啊”

  李承乾听了,提着那还没吃的另外一根玉米,连夜就去了甘露殿。

  李世民只吃上一口就知道,这玉米是做得了粮食的,再一听说这产量应该不小,激动地直接掰了半根玉米,让人送到立政殿,给还怀着孩子的长孙皇后尝一尝。

  玄萌虽然并不知道这玉米栽培方式,但是他会找人啊

  有了李世民的首肯,玄萌直接把之前找来帮他种植大棚蔬菜的老农们给绑定了下来,签了合同定了工资,以后这几位就是慈恩寺的人了。

  玄萌定了几个变化量,设立了实验对照组,通过控制水量、日照、施肥、温度等几个变量,来判断什么是最适合玉米的生存环境,并且每天都会有记录,一旬会有一个完整的报告。

  负责种植的,是那些个老农,负责记录的,就是户部派来的小工了。

  与此同时,玄萌也没有闲着。

  在被李承乾千叮咛万嘱咐还科普了一下大唐有多缺少粮食以后,玄萌就找到了下一个人生目标了。

  种植这一系列和农业相关的内容,确实和玄萌的专业不对口。

  但是玄萌可以制造农具啊玄萌物理贼六,尤其是力学。

  在朝堂上最终确定了由唐俭带队去一趟突厥牙帐安抚可汗之后,二月末就这样悄然无声地来到了,春天也就快到了。

  玄萌直接跑去了长安的近郊,打算看一看到底应该怎么去种田,现在人们使用的是什么工具,然后再去分析研究该从什么角度去改善农具。

  水车是原本就有的,只不过需要有人在水车那儿踩踏,才能让水车转动,然后实现人力灌溉。

  玄萌找了一些地势相对有一些起伏的农田,把那水车改成了筒车,利用水的重力势能让水车随着水流而自行转动,一个晚上就可以灌溉百亩以上的田地。

  而且玄萌还给这水车做了几个部件。在特意留好的榫卯结构处,可以装上轮子,让这筒车可以被一路推着从一路沿着河道进行灌溉。

  除了水车以外,玄萌还做出了立井水车,以木桶和木桶相连后,提取井水。

  解决了灌溉问题,就到了耕种工具了。

  玄萌想起来曾经在初中历史考试和物理考试中同时出现的一幅图曲辕犁。

  在历史考试中出现,自然是因为曲辕犁是一个重要的耕作工具的改革,便于深耕,还节省畜力,为农作物的增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在物理考试中出现,自然是因为那物理老师出了一道以曲辕犁为题的力学题目。在已知施力方向和施力部位的情况下,通过分析曲辕犁的结构,判断最终力的方向以及大小。

  这道题,是那场考试的加试题,玄萌到今天都记得,整个年级就只有两个人做出了这道题,玄萌就是其中之一。

  玄萌在心里念叨这那位头发有点儿秃的物理老师,用铅笔在稿纸上画下了曲辕犁的设计图。

  玄萌设计的曲辕犁,自然是经过了很长时间晚上的耕作工具,结构完善,犁架小,便于回转,操作灵活。刚一画完,旁边来帮忙的墨家弟子就感慨着曲辕犁用起来一定非常方便。

  玄萌勾起唇角,好好地给这一位好学的墨家弟子科普了一下力的方向和三角函数。

  这年头用不了s,s也无法阻止玄萌的授课,他可以用勾与股,正弦和余弦之类的说法把三角函数给灌输到这位墨家弟子的脑袋中。

  墨家弟子的本身理科性思维就很不错,动手能力也比一般的人要好上许多。而这一位更是墨家之中的天才,被他的师父请示过墨子的灵位牌之后,改姓为墨,叫做墨渊。

  玄萌第一次听到这名字的时候,觉得这孩子未来一定是个大男主,名字真好听

  然后就怀着不务正业配角心态,决定把一身理学知识传授给墨渊。

  墨渊感动得都快哭了出来,虽然顶着天才之名,但是已经二十岁出头,比玄萌还大了几岁的墨渊,看着玄萌连夜给他写好的力学教材,握住了玄萌的双手。

  “玄萌法师,这种宝藏,如何能只我一人独享”墨渊大义凌然,“不如把这内容,加入到国子监的教材之中吧”

  玄萌觉得这墨渊真的是孺子可教。

  玄萌去找李淳风商量国子监教材的时候,李淳风正捧着那张世界地图扭来扭曲,边扭还边嘀咕。

  要不是玄萌最近看到了太多人因为这世界地图,露出各种复杂的神态,他或许会以为这位道学天才走火入魔了。

  李淳风把这张长方形的世界地图,左右两端合在了一起,使得整幅地图变成了一个圆柱形的形状。

  “总觉得这样才对啊可是若是这样,难道说我们脚下的土地是连在一起的”

  李淳风的嘀咕吓得玄萌一身冷汗。

  李淳风真的不愧是天文地理方面百年难遇的天才,凭借着一张世界地图,就快要从天圆地方到了地球是圆的了,若是再给他点时间,是不是直接从地心说到了日心说

  一时之间玄萌的脑海中闪现出了哥白尼、布鲁诺等等被烧死的人,吓得他咽了咽口水,然后把换教材的事情丢了出来,岔开了李淳风的思维。

  “李道兄,小僧觉得吧,既然要加入这么多和算学有密切联系,但是又不能算是算学的内容,不如和圣上提提意见,把这算学,改成理学吧,取学习万物之理这个意思,你意下如何”玄萌卷起世界地图,轴了轴,放在了一边。

  李淳风这才从之前的思绪中缓过神来,点了点头,“此言有理。”

  “那不如把这科举也按照文科理科,进行分科吧。”

  “然后每次理科考试就考一张理科大综合,这其中数理方面的题,还可以由李道兄来出题”

  玄萌淡然一笑,忽然不知道,他即将捧出一位大唐葛大爷。

  作者有话要说:会不会有人不知道葛大爷是谁

  葛军、葛大爷

  高考噩梦

  高考出题人

  造成无数学子面对高考数学地狱级别的男人

  降温了,大家要注意身体啊。

  我家猫主子感冒了,打喷嚏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ydkw.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ydk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